当前位置:

散文|家乡收割水稻随想曲

来源:邵阳市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大明 编辑:曾玉娟 2023-12-06 16:24:20
—分享—

□ 赵大明

秋收季节,我回了趟老家。

我的老家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的一个小山村。

回家的那天,正好碰上堂叔叔家收割稻子。

在我的记忆中,收割水稻那是比较辛苦的事。因为,除了挥汗如雨的舞动镰刀收割稻子外,踩着打谷机的打稻者,更是满身泥浆,汗流浃背。

然而,到了老家的土地上,出现在我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小型收割机在田里不停地来回穿梭,将打下的稻谷自动装进了粮袋,并把打完的稻杆整齐的排放在了田里。

叔叔见我过来了,指着那台农村合作社出租的小型收割机高兴地说:“现在好多了,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累死累活的打着稻谷了。”

就是叔叔的这一席话,引起了我写作本文的冲动。

是呀!家乡的父老乡亲从用黄桶扮禾到脚踩打谷机打稻,再到如今的小型收割机。劳动工具的明显的进步,无不彰显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化雨。难怪如今的农民,对党和国家感恩戴德,称颂不已。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的思绪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峦起伏的山沟中。尽管山清水秀,却是穷乡僻壤。那时,家乡的父老乡亲,每个劳动日酬金只有人民币八分钱。一年到头,人均口粮200余斤,红薯和高梁成了大家的主粮。

高粱得小的时候,父老乡亲们秋收水稻,总是两个男劳动力一前一后扛着扮禾的黄桶,走向收割水稻的田间,接下来,参加扮禾的妇女们则先行把水稻割下放在田里。然后,男劳动力把黄桶放下囗朝天。这时,站在黄桶旁边的两位女同志,迅速抱起割放在田里的稻子递给男劳动力。接着,"呯,呯,呯,呯"的扮禾声此起彼伏,稻谷随着响声纷纷跌落在黄桶里。

那时,田野里的水稻产量不高,一亩田最多能打二百公斤。而且,负责扮禾的男人那是十分的辛苦,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四肢无力。这种近似原始的收割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时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脚踏打谷机出现了,父老乡亲秋收的劳动强度比较用黄桶扮禾要小得多。同时,水稻的亩产也提高了不少。每亩(开始大面积栽种早晚两季稻)一季可产粮八到九百多斤。大家的饮食由红薯丁伴饭变成纯白米饭。

再后来,农电普及了,农机生产厂厂家把脚踏打谷机安装上电动机。

于是,收割稻子和处理稻子,再也不要兴师动众,每个家庭妇女也可以轻松搞定。参加打稻的人们,再也不要挥汗如雨,只要把电闸推上去,双手抓着稻子往打谷机滚筒上翻卷就0K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虽然是各家各户种植水稻,但我的父老乡亲收割稻子更加轻松了,他们到农业合作社去租一台小型收割机,往稻田一开动,即不要再用镰刀去割稻子,也不要手抓稻子在打谷机滚筒上翻卷了。难怪城里那么多的人都想到乡里来种田了。

说真的,随着农用器械的升级换代,加上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家乡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特别是党和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免除农民上交公粮的举措实施以后,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家无不从内心深处高呼:共产党万岁!

说实在的,这样的好事,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历朝历代都不可能办到。

我站在田垠上,眼见小型收割机穿梭在水田里,只觉得幸福美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正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来……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双清区作家协会主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