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西川,不可复制的师父

来源:红网双清站 作者: 编辑:刘恩权 2019-04-29 16:09:58
—分享—



陈西川,1929年12月生,湖南邵阳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系蔡锷之启蒙老师。当过兵,1952年至1956年就读于鲁迅文艺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分配至内蒙古师范学院教学,后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班学习。1964年回邵阳,为家乡培养美术人才,教学历时50余年,培养学生逾万人,其中考入美术院校3000余人。在国内美术教育界享有“南陈北曹”(“曹”指郑州市青少年宫美术辅导老师曹新林)之誉。现为中国美协会员,邵阳市美协终身名誉主席。

有人称他是中国的米勒,他的黑白灰素描饱含个性和力量,让来自底层的男女老少带着故事呼之欲出,他却说自己只是个“乡巴佬”。

他真是个“乡巴佬”,南下广西“剿匪”,北上“鲁美” “央美”求学,进内蒙出天津,世界广阔,却在35岁盛年回到偏僻小城,半个世纪教放牛伢子、乡里妹子学美术。



李自健与恩师陈西川合影

□易禹琳

“乡巴佬”种桃种李种春风,培育学生上万,三千考上美院。李自健、刘人岛、王文明、雷小洲、王炳炎、李路明等画家享誉海内外,凸显“邵阳美术人才现象”。

学生们都叫他“师父”。

“我是个孤儿,要报党的恩”

时间闪回到1964年。邵阳街头出现了一个头发曲鬈、鼻子高挺、头戴鸭舌帽、身穿皮衣、脚蹬长靴的“洋画家”,小孩子追在后面喊“美国佬”。他就是陈西川,一开口乡音无改,其实是个20岁离开家乡的“宝古佬”,喜欢蹲在地上吃饭。

世界那么大,为什么要回来?今年3月14日,已是鲐背之年的陈西川回答记者:“我是个孤儿,要报党的恩。”

陈西川出身书香门弟,父亲陈子述是蔡锷的私塾老师。陈子述十分疼爱这个65岁才得的“满崽”,专门编了《陈来字课》《人园读本》教他。不幸的是,陈西川3岁丧母,5岁丧父,由长嫂(蔡锷外甥女)黄菊华抚养长大。1949年,陈西川应征入伍,因父亲、叔叔和堂兄陈白一都擅长书画,自幼受熏陶,被派往《战士卫生报》做美术工作。1952年,他复员到沈阳,毫不犹豫选择到鲁迅文艺学院绘画部(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内蒙古师范学院任教。1956年,他又幸运地被派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进修班学习两年,师从吴作人和艾中信。



陈西川

1962年,陈西川调到天津。才两年,他就待不住了,思念家乡之情不可抑止。他说:“我是个野孩子,从小喜欢钓鱼钓青蛙,到河里洗澡。”他要报恩。繁华的天津不缺老师,但偏僻的邵阳肯定缺,尤其是那些农村孩子,更需要老师。

“我是个孤儿,能在两所一流大学深造,一切开支由国家负担,还能当上大学老师,我从心里感激党。”就这样,1964年,陈西川调到当时的邵阳地区工农兵文艺工作室,任美术专干。



从世界各地回来的学生与陈西川在李自健美术馆欢聚一堂。

此时的邵阳,学校无课可上,一批青少年游荡街头。陈西川给他们纸和笔,不收分文,教他们画画。后来考取广州美术学院的胡国强,用诗一般的语言感激陈西川:“于黑暗中点燃希望之光,于彷徨时成就少年之梦”。

从1964年起,陈西川的免费教学一直持续到1979年夏。邵阳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开办西川美术培训班之后,他也只向家境好的学生收点费。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美术学校”。不少“寒门学子”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外省和港澳学生。时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的华君武对陈西川义务办学赞赏不已。

倏忽50载,许多乡里的放牛伢子妹子、城里的调皮孩子从邵阳市宝庆中路24号走出,成了教授、画家、设计师、企业家,更多的人工作在学校机关厂矿乡村,把从陈西川这里收获的“美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人群中。

西川秘笈:“眼高手低”和“一言堂”

恢复高考后,陈西川的很多学生考上了一流“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招5个研究生,就有两个是他的学生。

陈西川的美术教育有什么独门秘笈吗?

当年,以中南五省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被广州美术学院录取的李自健最有发言权。李自健说:“他把徐悲鸿的绘画理论和西方高等美院教学体系带到了偏僻的小城,特别重视素描基础教育,又强调线面结合,使西方的东西在中国落了地,把原本茫然走了许多弯路的我领上了正道。”



陈西川的素描作品。

陈西川的独门秘笈有两个:“眼高手低”和“一言堂”。他要求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眼界要高,手慢慢来。学生姚军峰说,“师父”不仅把国内外大师的作品给他们看,亲自画范画,还请来“央美”版画系教授李宏仁、著名画家黄铁山、陈白一等来上课;平时引导大家多阅读经典,多看好电影。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艺术教育家王朝闻还专门推介陈西川倡导的“眼高手低”。

在基础训练上,陈西川则是绝对的“一言堂”。他反对这个老师讲一通,那个老师讲一通,让学生无所适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艺术主张、艺术流派从国外蜂拥而至,东南西北风一阵又一阵地刮,一些学生乱了心性,不知该听谁的。陈西川霸气回复:“听我的!基础打好了,才能随心所欲,连毕加索都不例外!”

但陈西川不要求学生画成一个模子,他把大师艾中信的“写实中的写意”和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传给学生。至今,许多学生还记得他的名言,比如“做人要老实,画画要大胆” “修改出天才”“宁脏勿净”“宁拙勿巧”等等。

那一声“师父”,惊天动地

2007年11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著名画家陈西川素描展”。当陈西川出现在广场上时,数千学生齐唤“师父”,惊天动地。“中国的米勒”78岁才举办个人画展,除了素描还是素描,只因学生才是他用全部心血打磨的作品。

作为师父,陈西川在专业上是“师”,在生活上是“父”。他抽着最便宜的烟,大搪瓷缸里泡着粗茶,却不时接济学生。李自健自1969年6月15日晚敲开师父的门,师父不仅时常提供纸、笔、颜料,还为他的大学录取之事想尽了办法。刘人岛从新宁来,师父把他安顿在家里住,还托人在外单位食堂安排好一日三餐。石辉来自隆回贫困山区,师父让他当了5年班长,不仅免了他的学费,还给他发生活补贴。邵阳县的张遥,妈妈逼他去读收费少的戏校,师父跑到张遥家里做工作,后来张遥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



▲2004年10月20日,陈西川在大樟树下给学生们上课。

学生们画累了,陈西川组织篮球赛让他们离开画板,和他们一起看星星、唱歌。夏天的傍晚,他和学生们一起畅游资江。学生有出息了,飞向五湖四海,陈西川一再叮嘱:要爱国,爱家乡。

远在澳大利亚的俞如玉,至今还记得邵阳分片区停电时,师父跟着他们转战各个模特场。在广州美术学院当老师的游其忘不了师父用煤炉为他们烧开水。任职于浙江工商大学的邓辉华27年前背着一袋红薯来拜师,现在带着师父送的小板凳走遍名山大川去写生。贾方舟珍藏着59年前陈西川在内蒙古赠送的一叠画纸和一张满分素描作业。长沙的唐小群记忆犹新,80多岁、晕车严重的师父从邵阳赶来看她的画……

师父言传身教,无论画画,还是做人。师父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师父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一声“师父”,喊出了心声,喊出了泪花,饱含了多少深情!

“我虽然不富裕,但我是‘天下大富豪’”

2018年12月1日,李自健美术馆,“西川和他的学生们”艺术大展在这里开展。228位参展画家,679件作品,规模堪比全国美展。从90高龄的老师到30出头的青年画家,四世同堂。更特别的是,海内外众多艺术家聚集,只为庆祝他们的启蒙老师陈西川的90大寿。开幕式上,陈西川激动地说:“我虽然不富裕,但我是‘天下大富豪’!”



陈西川在艺术大展开幕式上讲话

谁不羡慕陈西川呢?在邵阳市文化馆小小的西川美术馆里,有李自健为师父画的油画肖像,欧偲和幸华银为师父塑的两尊雕像。学生们无论走多远,无论飞多高,都记得“邵阳有我的师父”。每年春节,他们都要回来看他。他们集体为老师办画展出画集。李自健美术馆开业,第一个展览就是师父的素描个展。李自健走遍全球,不忘和师父分享国外的趣事;他得了全球公益联盟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马上发微信感恩师父。



外国艺术家李自健美术馆与陈西川交流

不知潜移默化还是命运巧合,陈西川的儿子陈小川,也是一位画家。幼时,陈小川曾抱怨父亲关爱学生比儿子多,在南下北上闯荡了一番后,发现自己如此思念家乡,羡慕父亲。与父亲当年回邵阳时一样的年纪,陈小川也回到了邵阳,欣然接棒西川美术培训班。

薪火相传。著名的“宝庆中路24号”仍然在传播爱与美的种子。

西川美术部分儿童美术作品



沙漠英雄(曾景琨,4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 )



贝壳(谢飞,7岁,邵阳市祥凤实验小学一年级)



春天的魅力(张芷洁,7岁,邵阳市东塔小学一年级)



蝉(吕一馨,8岁,邵阳市滑石小学二年级)



狐狸与乌鸦(马骥子,5岁,邵阳市机关幼儿园)



热情的火烈鸟(袁夕茜,7岁,邵阳市资江小学二年级 )



刷牙(刘祎宁,4岁,蓓蕾幼儿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