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遇见

来源: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陈雅慧 2021-12-29 09:18:52
—分享—

守望春天  勇毅前行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时代飞速发展,由于网络媒体蓬勃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今天,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复杂心情,和亲爱的读者、作者挥手作别。

15年来,《双清》内刊共出刊670期,经历了从小报到大报、从黑白到彩版等过程的发展变化。工作人员身兼记者、编辑、校对等职,每一个文字、每一幅图片、每一张版面都倾注了《双清》采编人员的辛勤汗水,个中艰辛与欣喜,难以言表。

msedge_RMVWaTTEe8.png

拼搏的生命是幸福的。《双清》内刊以高质量的图文、高水准的编辑出版赢得了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作者遍及北京、上海、香港、云南、长沙等地,成为县区级纸媒的翘楚。曾经在此实习过、奋斗过的青年才俊,不少走上领导岗位,造福一方;不少驰骋商界,回报社会。

《双清》内刊的休刊,对于广大读者和作者而言,就像相伴了15年的老友,分别时总会难舍,却不该有悲戚。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分别,是另一种形式的重逢。我们将以另一种方式,开启更加美好、更加精彩的相遇、相伴、相知时光。


我们不说“分别”,只说“再见”。在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双清融媒已全面建成集文字、音像、视频、直播等多种传播形式完备的10大融媒矩阵,用户和粉丝量达10万以上,日均活跃用户3万左右。《双清》内刊休刊后,重要新闻稿件和优秀文艺作品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双清发布”、移动客户端“掌上双清”、红网时刻和抖音号“天下双清”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我们将继续肩负融媒人的责任,为双清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鼓与呼。同时,欢迎广大新老作者继续不吝赐稿。

最可贵、最温暖的道别,是心底存追忆、眼里含祝福、口中有歌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此刻,让我们再次对全国各地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广大读者、作者朋友和融媒体中心同仁在未来的岁月里,工作顺利,健康平安,万事顺遂!

瑞雪兆丰年。窗外,雪花飘飘,送来了春的请柬和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冬日暖阳中守望春天,勇毅前行!

微信图片_20211222102305.png

全国各地作者、读者感言(一)(排名不分先后)

2012年,有幸成为《双清》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见证了《双清》记录时代、关注民生、传播温暖、坚守希望。这也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回望《双清》的过往,感恩而自豪。真心希望《双清》的停刊,不是结束,而是顺应新时代潮流的重新开始;衷心祝福《双清》新媒体事业蒸蒸日上!

——雷娇(隆回县七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忽闻《双清》停刊,心中起波澜。13年前,我有幸来到《双清》编辑部实习。这里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站”,就好比是我的“初恋”,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

《双清》是我见过、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县级刊物,不仅内容丰富接地气,而且版面大气很精美。如今,顺势而为,转型发展新媒体,可喜可贺,值得期待。

时间不肯回头,希望总在前方。衷心祝愿《双清》新媒体“势”不可挡,争锋新时代。

——赵志高(湖南日报记者)

从2006年—2021年,《双清》,我见证了它从一颗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有许多人施肥、灌溉,有许多人关心、关爱;《双清》,它也见证了我15年来的成长和历程,每个版面、每个文字都记录了我们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双清》,它更见证了双清飞速发展的15年,一篇篇报道、一段段文章,都在讲述双清正向富饶美丽幸福迈进。

作为在原《双清》编辑部工作过的一员,纸质《双清》即将休刊,想到这里却有太多的不舍,也有点沉沉的忧伤。但报纸消失了,新闻还在;纸质媒体消失了,新媒体即将进行替代。《双清》将会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它不是消失殆尽,而是华丽蜕变。

祝福《双清》越来越好,祝福《双清》越变越美!

——卿薇(双清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那一年,听闻《双清》创刊,凭着对文字的一腔痴情,我向张雪珊总编辑毛遂自荐,成为《双清》的一名记者、编辑。那一年,我33岁,正处于大好的青春年华。

15年的时间倏忽而过,从前的热血青年,在文字的山重水复、千转百回中,流过汗水,洒过泪水;有过彷徨,有过迷失。如今,文字依然年轻;而我,在如秋草般衰枯的乱发下,几缕暮色袅袅。

对于文字,依然有着烙入骨骼的热爱。在最好的年纪遇上《双清》,互为知音,且“相看两不厌”,这在人心浮躁的滚滚红尘中,实属难得的缘分。

而今,这份缘分,仍被我紧紧攥在手里、珍藏心间。《双清》即将休刊,而文字,借助双清融媒矩阵,如千帆竞发,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散发着特有的韵味。

这也是《双清》的味道,这也是一名深爱文字、愿意陪她地老天荒的双清融媒人的执念。

——周志斌(双清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双清》编辑,省诗歌学会会员)

这些年,我们秉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初心,始终爱岗敬业、服务大局,在新闻宣传领域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我们总是在路上,一肩风月,寻寻觅觅;我们总是在案头,心潮起伏,奋笔疾书。我们早已和这张报纸连成了一体,它简直就成了我们身心的一部分。我们曾创造读者竞阅的辉煌,也赢得领导干部的赞许。

站在分别的路口,面上故作慎定,心里泪流成河。在此,感恩《双清》的领导和同仁,是你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在发挥“四力”中茁壮成长,在咬文嚼字中疯狂汲取营养;感恩《双清》的读者和作者,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在编辑繁琐中收获惊喜和感动,凝聚勇毅前行的精神与力量。

未来,无论身处何地,这份情义将厚植心底。《双清》休刊,但双清融媒体宣传矩阵的微信公众号“双清发布”、红网双清站、移动客户端“掌上双清”、抖音号“天下双清”、百家号正扬帆起航。祝福我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将继续为双清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鼓与呼,为双清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新资讯、传播正能量。

——吕海玉(双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

从一名《双清》的读者,到正式成为《双清》的编辑,然后因为工作需要调离区融媒体中心……这十多年来,我的青春年华、些许才情、满腔热情都已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双清》!

感恩《双清》,让我时时感觉到人生之旅的这一束光芒!这一束光,将映照未来的路!无论风和日丽,还是波澜不惊,都将无怨无悔。

——罗军(双清区委宣传部三级主任科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双清》形成成熟体系的时候,有幸参与担任过它的记者和责编。以前在我想象中,出品一份报纸至少也得有个十几人的团队,采访、写稿、排版、审核……但是实际工作中,在张雪珊总编的带领下,《双清》团队通力合作,分工明确,不到十人的队伍在制作新媒体作品的同时依然兼顾,而且较高质量地出版了每一期报纸。《双清》是我们的骄傲,它就像双清区的地方志,区里每件大事、每种变化都记录在了一期期报纸中,是带着墨香的、触摸得到的实物。比起手机上的一条新闻链接,《双清》在我们创作者的心中,它更有质感和温度。

只是媒介迭代是不可抵挡的,哪怕是新媒体也有后浪推前浪的势头,在十年前我们用QQ,现在一家老小都用上了微信支付宝,十年之后又会出现软件,什么通讯方式都是无限可能的。编辑出版《双清》的时候,每一位创作者都满怀认真和热情,因为不可抗力而停刊就没有了遗憾。

真诚地祝愿双清融媒体团队能继续发扬实干精神,在新媒体领域乘势而上,创作出更多的精品。

——肖婕妤(怀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特勤大队民警)

晨曦微光中,我们带上武器赶赴一线,只为获取最新的信息;炎炎烈日中,我们不停变换机位,只为找寻最好的角度;寂静深夜里,我们苦苦思索、字斟句酌,只为呈现更有温度的新闻……纸短情长,述不尽与《双清》的点点滴滴。今天,就要与它告别,但,我相信其所藏的价值将永不落幕。让我们相聚于“双清发布”“掌上双清”等双清融媒矩阵,一起开启新的旅程,一起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黄思慧(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

想起自己曾为《双清》版面奋战的岁月。熟悉的纸张总会发黄,那份职业的精神却不会远去。一段岁月培育一份成熟,一段路程感悟一份懂得。不负过往,不畏将来,满满的收获都在前行的路上。祝福!

——刘锦纯(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某公司职员)

我是一名伴随着《双清》铿锵脚步一同成长的通讯员、编辑,见证了《双清》创业的历程,目睹了《双清》辉煌的成就,得益于《双清》的滋养,感悟到《双清》巨大的魅力。

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正是编辑们的精心栽培,让我在新闻写作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我也有幸成为《双清》的一名编辑。

感恩《双清》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您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感怀《双清》编辑们的热情指导,在我成长的背后,有你们深情的关注与默默地关爱。

面对盛世盛事,唯有感恩,唯有奋力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赵绍君(双清区委网信办副主任)

15年前,我们有幸认识了您——《双清》内刊。寒来暑往,您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温暖而难忘的瞬间,用文艺赋予生活斑斓的色彩,感恩您的一路相伴!时代的潮流让您顺势转身,我们依依不舍地说再见!愿您的华丽转身带给我们更璀璨的明天!

——刘人铭(双清区文化馆馆长)

一报在手,十分满足,百姓喜欢,千般不舍,万般离愁。

我心中永远的《双清》!

——邵阳老酒(《双清》忠实粉丝、湖南红网20周年荣誉网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