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渔溪向南流

来源:红网双清站 作者: 编辑:肖婕妤 2019-11-11 15:19:00
—分享—

渔溪向南流

■刘四强

许多河流都是向东流,可是我家乡的渔溪河却是向南流。它的源头是小林江水库与财宏塘水库。这两座水库之下的两条小溪,流到花桥汇合在一起就成了渔溪河。渔溪河自北向南流下来,蜿蜒曲折,延绵几十里,最后流入资江。

渔溪河流到我的村庄时,放慢了速度,水势非常平缓。河两岸是广阔的田野,田里一年四季都长着郁郁葱葱的庄稼。以水稻、小麦、油菜、萝卜、白菜、洋芋为主。村里人非常勤劳,每天东方发白就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有个叫老邓的退休干部,他退休的工资还很高,他和老伴晚年的生活不用愁的。可是他却闲不住,他看到河滩上有大片的荒地,居然去开荒,这河滩在夏天汛期就会被洪水淹没,其余一年四季荒着,长满了杂草,杂草下面是大量细沙与小石头及土块混合在一起的土地。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居然能在沙石上存活。老邓已六十多岁了,但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爰抽烟,好喝酒,浑身有力气。他硬是用锄头,一锄一锄地在河滩上开荒,把杂草挖掉,把小石头用畚箕一担一担挑开,再用畚箕把自家田里的肥土,一担一担地挑到开垦后的荒滩上,硬是把荒凉的河滩沙石地变成了肥土地,并种上了大片高粱。高粱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夏季涨洪水,洪水淹没了这片高粱地,等洪水一退,高粱照样生长旺盛,大片高粱地成了绿色海洋。

等到秋天,大片的红高粱都笑弯了腰,老邓获得了大丰收,他红光满面的脸上也绽放了花一样的开心的笑容。老邓说高粱酿的酒味道特别香,茅台酒就是用这种糯性高粱酿造的。

渔溪河不知疲倦地日夜向南流去,流了多少年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渔溪河从没干涸过。当年没有高压电的年代,聪明而勤劳的村民们,从白子坝人工修了一条大水渠,把渔溪河的水引到水渠里,再在水渠下游修一个大水电站,我们村里人称之为机房,这个机房是综合型机房,既发电又碾米和磨面粉等。童年时代我随大人们到机房玩过许多次数,每当大哥挑一担谷去机房碾米,我就尾随而去,我要看看谷是如何碾成米的。那时并不懂物理学原理,并不懂得利用水的落差通过水力来碾米和发电。只知道大水渠一直通到机房,并把水蓄起来,做了一个大铁阀门堵着水,等机房工作人员用大铁棍把阀门向上一撬开,水流就哗的一声如黄河决堤般直流而下,利用水的巨大冲击力带动发电机发电,白天不发电时,就利用水力带动碾米机碾米和磨粉机磨面及带动茶叶机搓揉茶叶。那时候,不但我们村的人在机房碾米,而且外村的人也来此碾米,因为他们村没靠近渔溪河边,没有水力资源。所以每天都有人挑谷去机房碾米,有时候去的人太多还需要排队,有时候从机房里面一直排到机房外面长达半里路长的队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了高压电后,外村人才没来我村机房碾米,后来本村人也很少去机房碾米了,因为许多村民们自己家里买了碾米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是喝渔溪河的水长大的,那时候的河水是非常干净的。记得我小时候,常挑着一担小锑桶去河里挑水。用河水煮饭与烧开水,而且水质十分好。我娘说用渔溪河的水烧开水,水壶底的水垢少,而井里的水烧开水,反而水垢多。我不但喝渔溪河的水长大,而且饱尝了渔溪河里的鱼、虾、田螺的美味。有了渔溪河,才有两岸庄稼开花飘香,即使遇上大旱,照样保丰收。所以说渔溪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长大后我去了外地谋生,心里仍然忘不了家乡的渔溪河,忘不了在渔溪河挑水,忘不了在渔溪河捉鱼捡田螺,忘不了背着母亲偷偷在渔溪河冼澡。我对家乡的渔溪河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回家乡,我都要站在黄家桥上,站在渔溪河边,看河水静静地向南流。

如今,村里人家家户户都装了自来水,水源是枫树坑水库的山泉水,不用再到渔溪河挑水喝了。多年前建的那座碾米、磨面粉、搓揉茶叶又发电的机房也废弃不用了,孤独地立在渔溪河边。河两岸的公路上建起了一排排的高楼,村里的经济飞速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村里的那些老土砖房子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一栋栋的新式小洋楼,耸立在那儿,向人们展示村里人如今生活得很富裕,很幸福!唯一不变的只有渔溪河,仍然静静地自北向南流……

(作者简介:刘四强,湖南新邵县寸石镇人,爱好文学,偶尔投稿,偶尔发表,偶尔获奖。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忙生活的柴米油盐,写世间的众生百相,悟人间的世态炎凉。笑看世人世事,做每一个善良者的朋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