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体验高于艺术创作

来源:红网双清站 作者: 编辑:刘恩权 2019-06-24 08:58:34
—分享—

人生体验高于艺术创作

——听“陈小川老师的油画体验”有感

■李先琼

记得自己曾经在微信群里表态“以艺术家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艺术家”,在我心中有着仰望的位置,他们的生命状态让我企及。可是艺术家的生活具体是如何的呢?6月18日下午,书里书外举行的《学习大家谈》——“陈小川老师的油画体验”讲座,让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跟人民联系起来的文艺才有号召力、有感染力和有生命力”、“我们要学习陈小川老师跟着新中国的步伐,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与时俱进的创作精神”,在主持老师的开场白下,陈老师步入了我们的视线。

面对在座的“江湖高手”,陈老师显得特别谦虚,他选择用站着演讲的方式,来跟我们进行交谈。他用朴实的话语把绘画的整个经历比作开车,说“开始胆子很大,后来胆子慢慢的小了”、“感觉转了一圈,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对艺术的敬畏,让他没有忘记创作的初心。他提起创作初期“懵懵懂懂”的状态,反而是现在的他非常向往的境界。

艺术家的人生是一种残缺中的完美,太安逸反而不利于好作品的创作。陈老师表示“千万不要让艺术家吃得太饱,五分饱就可以了”。在他看来,“五分饱”是创作的最佳状态。“人要体验各种各样的感觉”、“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不会人云亦云”、“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才能更透彻地看待一些东西”,这样的观点,贯穿了他整个演讲的始终。

“做任何事情都要接地气”,这是他亲近人民的艺术创作体验。90年代的闯南闯北,后来的长驻花瑶、冒险越野、新疆遇难、西藏采风等,他感触着“人与人之间话不多,但心与心很贴近。他们看你,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在看你,很纯粹很干净的眼睛。在现代这个社会,尤其重要”。“他们真的很贫穷,家徒四壁,但内心很充实”。“越野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素质”。“太行山还有只有几根板凳的教室,真的不应该”。遇难被营救时“我们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因为我们语言不通。她家就一个老人、一个小孩加上她自己,只有三个人。”花瑶老人“头上的帽子是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特别精美,很有艺术感,是工厂化的生产永远做不出来的”。“我们去西藏为什么蒙着嘴,是因为空气太冷了,容易得肺炎”。“西藏的徒步者用简单的行礼完成长途的朝拜,我非常的敬佩,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承受了生命之重”。“西藏人的五官很独特,你看这样一个普通的妇女,多么的漂亮”……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幅幅画,描绘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画之间,讲究的特殊缘分。

此外,他很看重人的感恩体验。去年父亲90周岁开画展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赠送了两座父亲的铜雕像,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他曾经在新疆遇难时被人搭救,后来为了找到恩人,他花了27年的时间,只可惜找到的时候,恩人已经去世了。可是报恩并没有结束,他即将开启3个月的新疆绘画公益之旅,“两手空空去,两手空空回”,只为把感恩的作品永远留在那里。

初心无私善良,可以帮助做好事、画好画的体验。陈老师说:“做事也好,画画也好,一个小小的发心,只要是无私的,就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记得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的时候,他曾发愿同学们能聚一聚,结果居然有那么大的意外收获。父亲的九十诞辰画展也是,短时间内汇聚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忙碌的李自健师兄认真到了精益求精,还感叹着“老师这么多年了,得到了这么多学生的认可”!

对于创作过程的体验,陈老师的讲述让人并未觉得光鲜亮丽。有的时候,为了拍好一个镜头,一天只有一包方便面和一瓶水,陈老师用“跟狗一样”来形容。一幅长篇的画作,前前后后需要几个月,“很不容易,但乐在其中”!灵感来了,一幅画作就很轻松顺利;在迷茫之际,等待的或许是旁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很多时候,创作充满了未知,就像旅游一样,收获的都是意外惊喜。当有人质疑他画人体时的感觉时,他很认真地说“其实就像画一个苹果一样,真的没有其他的想法”。

创作独立思考的体验,让他认为必须设置一个私密的工作空间,在那里,可以最自然地发呆和沉思,去接近心中那个最理想的创作状态。陈老师对他人说,他“在绘画的时候最舒服”,我想他是找到了内心与外界沟通的最喜欢的方式。

油画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每幅画的配框都精心准备,再好的印刷品也无法与原作媲美。画画除了能够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思想和心灵产生触动、启发和共鸣。在努力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陈老师认为他的画作远远还没有达到最好,仍在路途的摸索中。面对差别迥异的东西方文化,他更青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正梦想着“借西方的语言,讲述家乡的故事”。

最后陈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块石头,被一刀切成了两块。一块作为了台阶,任人踩踏;一块雕为了佛像,被人敬仰。一天,做台阶的石头很不服气了:“为什么我们是同样的石头,你被朝拜,我却被人踩踏?”佛像缓缓地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割”。所以,“人必须去经历困难和坎坷,并且坚持到底,这样才会问心无愧”。

“丰富的人生体验,激生优秀的创作作品”,这是陈老师的演讲,给我带来的启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