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冬游桃花岭

来源: 作者: 编辑:赵绍君 2017-09-20 17:00:42
—分享—

  ■ 刘勇华

  湘西南的冬天,有时也有北国的味道。北风呼呼,千里冰封,万里雪飞,到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听说新宁县一渡水镇桃花岭不但风景优美,而且那里的人更是特别的质朴热情,向往之心日炽。去年十二月某天一大清早,我便叫上当地朋友李朝做向导,一路向久负盛名的桃花岭出发。

  桃花岭有四十八坨,坨坨风景优美,水泉清甜,古木参天,人烟稀少。阳春三月,这里却仍然延续着天寒地冻,每家每户面对冰雪封山,只能烤着木炭火,从土窖里拿几个红薯放在炭火旁边烤边吃。女人做着针线活,老人们年复一年地讲着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男人们大都踏雪搜寻山里的野物。夏天这里凉风习习是避暑的胜地,勤劳的人们走出家园,砍柴种地;秋天,天气渐渐变凉,满坨的枫叶红通通的,随风漫山飘舞,人们就忙着摘果子,收玉米、红薯、稻子等农作物;冬天这里是寒凉的世界,这里的人们基本上呆在家里烤火。

  从一渡水镇古民居西村芳穿过天荷坨,就来到了桃花岭一砣沈林林家门口。“汪、汪、汪汪”几声清脆的狗叫,一座房子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房子是座正屋,全木构,屋顶盖的是五寸厚的杉树皮,房右侧一横牛栏和猪舍,左侧是用竹筒做的涧,涧水大约食指头那么大,涧下是一用来储水的大木桶,桶溢出的水流进一泡竹子的潭中,每年造纸就用这一潭药水浸泡的竹子,这大概就是桃花岭上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屋的正前方,是一用竹篱围的二块菜地,一条入屋的路穿插其中,菜地的下面是一条横于山腰的人工水渠。此时山寒地冻,到处一片银白,对面的山,对面的树、竹,全是冰裹着,屋周围山里还能依稀地看见野兽踩了好多脚印。

  听见狗叫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拿着一条竹枝做的牛刷子,开口叱道“走开,小黑!”并随即笑盈盈地来到了李朝和我身后,以防其狗来袭击我们。这姑娘就是沈林林,年芳二十岁,头发披肩,脸若桃花,眉细眼睛适中,瓜子脸,笑起来牙齿整齐洁白,身穿一红色尼子披风。

  李朝和我在屋前过道上抖落身上和鞋上的雪水,径直走进屋来,沈林林的爷爷和爸妈见来了客人也迎到了门口。

  在沈家吃过饭后,沈林林对我们说:“叔叔,我带你们去看一下桃花岭冬暖夏凉的桃花洞。”我最喜欢游天然洞府了,当即应允,便向沈家长辈招呼了一声动身前往。为了防滑,我们三个用牛栏上的稻草搓成索子,每只鞋上横着绕上几圈,一前一后往桃花洞走去。大约走了二十分钟路程,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二山之间一瀑布从上百米石隘口直泻而下,气势磅礴,被低温冻成了冰带,直飘山脚,瀑布旁边一个十五平方的岩洞口镶嵌于山石中,岩口热气腾腾的水雾就象白色的炊烟袅袅地升向山顶,并有一支盆口大小的温泉流出岩口,流向水渠。一条蜿蜒的石路直上岩口,山里山外都冰天雪地,唯独此水此路,冒着热气腾腾的汗。我们几步就来到岩口前一小坪地,坪地上乱七八糟地摆了些石头,估计是平常用来休息的。许是脚步声,搅了岩洞清静,“扑,扑”一下子从岩洞里飞出不计其数的蝙蝠,沈林林无意识地被惊吓得跑到了我身后躲避。但我也吓得双手合掌挡住头部。蝙蝠起飞片刻又飞回岩洞里粘在洞壁上。我们一手扶着石壁,一手举着点点燃松树枝做的火把,朝洞内慢慢走进。进入洞内,一条自然石路沿洞壁蜿蜒而入,路下一汪清泉伴路而行,石路仅容纳二人并肩而行,洞壁乳白而干燥。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洞内豁然开朗,出现一容纳二百人的洞坪,里面有石桌,石椅,石柜,石笋,各种各样的石物维妙维肖。石坪底平整光滑,一股石缝处涌出的清泉沿坪边流向洞口,清泉上方有一石柱直至泉眼一米处,乳白光滑,就像一尊银佛守护着这一年四季流不歇息的泉水,更象这四十八坨勤劳的山里人一样世世代代守在桃花岭休养生息。“我们山里人的姑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都是一诺一生一世的”,沈林林透着山里人耿直的性格说道。我由衷地感到在这大山岭里的人质朴和真诚。

  告别桃花岭快一年了,可那里的山山水水,特别是那里乡亲的热情,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作者地址:新宁县一渡水镇双禾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双清新闻网首页